新闻中心News

二战期间吃什么:胡萝卜翻身变主食午餐肉风靡夏威夷

2024-02-26 02:38: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隆隆炮声动地而来,西欧国家勉力维持的和平表象被坦克碾成稀泥。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宣战。第二天,英国就迅速成立了食品部,负责战时的食品供应。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尽管英国人处理食材的能力一直饱受质疑,但他们对战时食品物资的重视,无疑具有先见之明。身处汪洋大海之中,英国的食品供应有三分之二都依赖进口。战争爆发后,德军对英国实行全面的海上封锁,一年内就击沉了上千艘船舶。强敌环伺下,宝贵的运输线要留给军需物资,食品进口于是一再压缩。如何喂饱国内的4700万人口,顿时成为英国政府面对的头号难题。

  1940年1月,英国开始实行食物配给制度,家庭主妇们带着粮票本在食品店前排起了长龙。然而,硬性限制食品份额总会引起民怨。食品部决定推广新的营养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的饮食习惯。而这一举措,竟自此改变了数种食物的命运,在战火中上演了一场升沉荣辱的食物兴衰史。

  这是在1941年,英国电台广播员开的小玩笑。不过,胡萝卜在二战以前的地位确实不高,虽然大量种植,但主要用来喂养牲畜。战争爆发后,产量充足又廉价的胡萝卜成为理想的食物来源。可是,谁愿意和牲畜共享饲料呢?为了扭转大众观念,英国政府决定在胡萝卜的营养价值上做文章。

  当时,为了应对空袭,英国政府经常进行大范围灯火管制,一片漆黑的城市害得德军飞行员找不着北。而英国皇家空军(Royal Air Force)则借助秘密研发的新型雷达,在黑暗中对德军战机实施精确打击。战绩最突出的飞行员,在黑夜中整整击落了19架敌机。这种神奇现象自然引起了人们的疑心,为保护军事机密不致外泄,英军对媒体宣称,这些士兵都吃了大量胡萝卜,才能保证绝佳的夜间视力。

  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完美公关。要知道,当时的平民百姓饱受灯火管制之苦,一到夜晚就要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借着极微弱的烛光,像无头苍蝇一般在家里撞来撞去。而“胡萝卜有助于夜间视力”的消息,对他们而言不啻为一大福音。正如食品部所愿,胡萝卜销量自此大幅上扬。

  然而这还不够。随着战事持续,食物匮乏越来越严重。1941年,食品部提出了“挖出胜利”的口号,号召人民开垦自家花园来种菜,以实现自给自足。而土豆和胡萝卜,就是菜园中的主力军。食品部甚至设计了卡通形象“胡萝卜医生”(Dr. Carrot),进一步宣传其营养价值,宣称胡萝卜医生手中拎着的“维生素A”,就是改善视力的良方。

  食品部的努力没有白费,人们种植胡萝卜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到了1942年,胡萝卜产量甚至出现了10万吨的剩余。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单调的胡萝卜吃出花样来。为此,政府举办了胡萝卜比赛,让民众发挥创意,在简陋的厨房中旋转腾挪,炮制出各种各样的胡萝卜食品,例如胡萝卜汁、胡萝卜酱、胡萝卜派等等。此外,由于糖的匮乏,人们也开始将略带甜味的胡萝卜做成糕点,胡萝卜蛋糕、胡萝卜饼干和胡萝卜布丁都曾风行一时。

  当然,数十年之后的我们,可以把这场沸反盈天的胡萝卜热潮作为饭后闲谈,于当时的百姓而言,却是匮乏年代的无奈之举。亮丽的海报和热血的口号背后,是真实生活捉襟见肘的辛酸。糖和奶油都成了奢侈品,胡萝卜竟然成了孩子们最常吃的零食。一根胡萝卜去皮,插上棍子,就成了冰棒的廉价替代品。不少战时出生的小孩只吃过胡萝卜棒,全然不知冰棍、雪糕为何物。

  胡萝卜只是因了二战才得以飞上枝头变凤凰,而鸡蛋粉则彻头彻尾是二战的产物。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冻干技术应用于生产鸡蛋粉,把鸡蛋干燥成粉状,只要按比例加水就可以恢复成蛋液。不过,鸡蛋本身常见又不贵,鸡蛋粉起初并没有多大市场。

  二战爆发后,娇弱易碎又占地方的鸡蛋很难从海外进口,鸡蛋于是成为了稀缺物品。可是,英国人离了鸡蛋简直寸步难行——早餐的水波蛋、太阳蛋,下午茶的蛋糕甜点,晚餐的炒蛋等等,都是如精神支柱一般的存在。然而,食物配给制度限制每人每周只能买到一个鸡蛋,住在乡下的民众纷纷开始养鸡,而城里人只好去黑市上买鸡蛋。鸡蛋甚至成了硬通货,可以用来交换别的商品,其抢手程度可见一斑。

  为了保证民众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也为了应对日益沸腾的民怨,政府从1942年起,开始大量进口鸡蛋粉,作为鸡蛋的替代品。原先每周一个鸡蛋的配额,可以替换为一个月一袋鸡蛋粉,其分量相当于12个鸡蛋。看起来像是颇划算的交易,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一方面是出于对陌生的人工制品的怀疑,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鸡蛋粉的成品味道比新鲜鸡蛋差了不少。

  为了让民众接受鸡蛋粉,食品部可谓绞尽脑汁。他们以各种方式宣传鸡蛋粉的优点,例如在海报上反复强调:“鸡蛋粉全由鸡蛋制成,蛋黄和蛋白一点不少,只是将其中的水分蒸发掉,其营养和美味和你从鸡窝里新鲜掏出来的鸡蛋一般无二。”科普完毕后,又试图以利诱之:“你完全可以用它做一份热腾腾的鸡蛋饼,省下来的鸡蛋钱,还可以买罐美味的果酱配着吃!”

  我们不清楚二战期间究竟消耗了多少鸡蛋粉,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始终没能成为被大众接受的主流。如今,鸡蛋粉在国外超市的货架上尚可觅得踪影,但大多数是用作烘焙。那个不得不以鸡蛋粉作为日常食物的年代,终究是一去不复返了。

  同样是罐头食品,午餐肉的命运无疑比鸡蛋粉要好得多。它诞生于二战前夕的萧条时期,是美国肉制品巨头荷美尔公司(Hormel)的产品。为了利用人们不太爱吃的猪肩肉,荷美尔把它剁碎,加入水、盐、淀粉以成型,然后塞进方方正正的罐头里。荷美尔给这款产品起名为“SPAM”,据说是“香料火腿”(Spiced Ham)的缩写,但最早的配料中完全不含火腿,后来,为免欺骗消费者之嫌,荷美尔才象征性地往里加了不到10%的猪腿肉。

  可想而知,作为廉价的肉类替代品,SPAM的味道不会太好。然而,二战爆发后,政府发现这货是完美的军队口粮,价格低廉,保质期长,运输方便,开罐即食,无需加热。于是,罐头午餐肉铺天盖地涌向前线,士兵们一日三餐都以此果腹。谁也想不到,在世界各地作战的美国大兵,竟然因为SPAM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进而增强了军队凝聚力——这倒不是说SPAM有多么美味,恰恰相反,它难吃得人神共愤,以至于成为美军共同的头号敌人。士兵们称它为“没通过体格检查的火腿”以及“未经训练的肉糜糕”,还以此为基础发展出各种奇思妙想的段子。

  然而,被美军嫌弃的午餐肉,对别国军队来说已算是不错的口粮。相传在诺曼底战役中,美国大兵在营地抱怨SPAM太难吃,被路过的两名英国士兵听到。他们从美军餐盘中拿起两片午餐肉,扔到地上,捡起来若无其事地吃掉,再附送一个饱含鄙视的小眼神:你们这些娇生惯养的美国人有什么好抱怨的?比起我们的口粮来说,这已经是无上美味了。

  的确,在当时物资匮乏的英国,午餐肉是最理想的主食。它烹饪简单,随便煎一煎,甚至直接切片拌沙拉就可以食用,在那个连煤炭和油盐都要精打细算的年代,这无疑是一大优点。而在大多数肉类都限量供应的时候,午餐肉从美国源源不断地运输过来,也成为最为经济方便的主食之选。

  不仅仅是英国,午餐肉在二战时对许多国家的饮食习惯都产生过影响,就连赫鲁晓夫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午餐肉,我们的士兵大概都得挨饿。”

  而在夏威夷,午餐肉更是战时美日冲突的直接见证。1880年代,由于夏威夷的蔗糖种植业急需廉价劳动力,而日本国内又出现人口膨胀,因此,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大量日本劳工移民至夏威夷,一度成为了夏威夷岛上数量最多的人口。

  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之后,将岛上的日本侨民视作心头大患。二战爆发后,美国更是采取了诸多措施以限制日侨。为防他们与日本海军互通消息,政府禁止非本国人民驾驶五吨以上的渔船出海。后来,又进一步禁止他们在近海处捕鱼。这一举措使夏威夷的渔业遭受重创,鱼肉价格飙升。而作为海中岛屿,夏威夷很难获得其他种类的新鲜肉食。此时,依然是万能的午餐肉横空出世,成为岛上居民的主食。

  还好,夏威夷居民并没有像美国大兵那样嫌弃午餐肉。事实上,直至今日,夏威夷居民依然保持着对SPAM的热爱,这座小岛每年要消耗超过五百万罐午餐肉,每年五月还会举办盛大的威基基午餐肉节(Waikiki SPAM JAM Festival),推出各种以午餐肉制作的创意料理。日本侨民将午餐肉与寿司相结合,创造的“午餐肉饭团”(Spam Musubi)也是当地的经典美食。2014年是Hello Kitty诞辰40周年,荷美尔官网上还放出了Hello Kitty午餐肉饭团的食谱。一段硝烟弥漫的历史,能有这样一个萌萌的结尾,也算是令人欣慰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