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河南的主食是什么味道?

2024-03-12 21:19: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对河南人来说,主食的味道从五谷杂粮里最能读懂,小麦、水稻、红薯、玉米……都被河南人安排的妥妥当当。

  前段时间回家参加了一个婚礼,宴席刚开始就上了面包、小油条、春卷和馒头四大盘,没几分钟就吃完了。

  还以为这个是特列,之后又参加了一个也是先上的主食,只是换成了花卷之类的,看来是太久没参加过婚礼,不适应。

  前些日子闲谈的时候,聊到吃饭,减肥的同事说她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怎么吃过主食了,每天都是低脂餐。

  我瞬间震惊了,可以不吃水果,不吃零食,但是我就是离不了主食,别说几天了,一天不吃主食我就感觉浑身没劲儿。

  不止我,对于河南人来说,一日三餐都有主食实属正常,早晚馍、中午面条,只是基本操作,有可能一顿饭就是土豆配米饭,炒山药就馍……

  作为世界第四大主食的土豆,只是一盘菜,就算知道土豆是淀粉类,还是习惯性的将炒土豆丝当做一盘菜搭配馒头或者面食,反正就是快乐。

  当然,不止是这种碳水和淀粉的搭配,吃饭就面条,吃面条配饼,这种主食配主食的搭配在河南也很常见。

  主食就是一天不吃想得慌,吃再多都不会腻,河南人爱吃主食,当然也会想着花样吃主食。

  五六月份,小麦被收割后打包成捆,轰隆隆的拖拉机几个来回,黄灿灿的小麦就被脱壳装袋,再完成几道工序就会成为河南很多主食的原材料,面粉。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打成面汤或者疙瘩汤,原麦的香味弥散在口齿之间,在河南有些地方可以一日三餐都是疙瘩汤。

  我最爱的是南瓜应季时候的菜馍,嫩南瓜切成丝裹在面皮里,平底锅烙好,一张圆饼切成几块,再沾上蒜汁,面香混合着蒜汁香味入口,简直是大蒜爱好者的福音。

  中原自古爱吃饼,很久之前面条也被叫做汤饼,就算没来过河南的人,相信大多数人也知道河南烩面。

  除了烩面,还有很多种面条,带汤的、不带汤的、煮的、炒的、蒸的,手擀面、浆面条和卤面是河南人最无法抗拒的代表。

  在青黄不接的时节,在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的时代,把将熟未熟的小麦放进磨盘里碾长条,也是不错的零食,纯粹的青麦香味是童年难忘的记忆。

  在河南水稻的种植产地主要是豫南和豫北黄河沿岸,吃米当然要配菜,因此信阳、新乡和开封等地都特别会做菜。

  信阳菜馆在河南随处可见,作为北方的鱼米之乡,产米也会做鱼,最经典的就是筒鲜鱼。

  传统的做法是将鱼肉切块放入竹筒内腌制,月余拿出炖煮,鱼香和腌制的发酵香味使筷子停不下来。

  当地人擅长用当地的鹅做出肥美鲜嫩的固始鹅块,是招待客人最地道的菜品,而且在信阳人眼里,其他地方做的只配叫作铁锅炖大鹅。

  热气腾腾的土芹炒肉丝盖在滑润清爽的芥末粉皮上,鲜嫩的肉丝,清香的土芹,丰富的芥末味,浓郁的蒜香,鲜美的汤汁,淡淡的麻酱香,加上黄瓜丝的爽脆,吃一回再也忘不了。

  开封一直以来就是美食的天堂,《清明上河图》上的繁华景象我们可能难以真切体会,不过现在也有很多美食。

  产米区的人会做菜,河南其他地区当然也吃米饭,只不过对做菜不甚讲究,白糖拌米饭也能吃的津津有味。

  很多老人更爱面食和米饭,对杂粮不感兴趣,年轻的时候吃的太多了,每次吃这些粗粮仿佛都会把他们带回那段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尽管现在河南主产小麦,以前很多人都吃不起白面,那时人们的最爱的主食就是红薯。

  不过,讲究健康的年轻人倒开始追求粗粮,红薯可是减肥青年的最爱,甜甜的红薯既好吃又扛饿而且卡路里极低。

  红薯产量高,易储存,豫西洛阳等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红薯窖,虽然现在大多不用了,现在依然也有迹可循。

  天气冷了,最馋的就是烤红薯,在以前烤红薯太过耗时,蒸红薯便是低配版,农忙时刨了一下午红薯之后,捡几个洗干净,放在篦子上蒸熟,香甜便是初秋的味道。

  除了吃红薯,当然还有各种红薯制品,红薯切成块熬的汤,红薯切片晒干制成红薯淀粉,红薯淀粉做成粉条,粉条熬碎加淀粉就成了扁垛(有的地方叫焖子)。

  新鲜的玉米煮熟,也是十分不错的扛饿干粮,而且可盐可甜,炒成咸的最受小朋友的欢迎。

  玉米粒打碎打细做成汤,有的地方叫糊涂,也有地方叫糁汤,是同一种,浓香醇厚,再来一个玉米面馍馍,也就是窝窝头,搭配个小菜。

  红薯和玉米都是杂粮,既能做成馍,又做菜,还能煮汤,老一辈的河南人大多是它们养大的。

  除了玉米和红薯,主食的行列里也能看到绿豆和小米的身影,在河南人的餐桌上就化身各种颜色和口味的美味。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