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被誉为“淀粉之王”的它到底能不能放心吃?

2024-03-23 14:42:3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最近一段时间,木薯糖水和木薯羹在社交平台火出圈。喜欢吃的人都觉得,木薯糯叽叽的口感让人“食过返寻味”,好吃到“原地转圈圈”。

  但是网上也有人称,因为吃了自制木薯糖水,出现头晕、恶心等疑似中毒的症状。

  还有网友说:“昨天下班在路边买了一碗木薯糖水,回来吃了,晚上再吃了点晚餐,出去散步回来十点钟左右,在涂护肤品的时候发现嘴巴有点紫黑。到了睡觉时恶心,觉得胃特别胀,后来有点晕车的感觉想吐,前前后后一直吐了四次。今天早上醒来整个人都没有精神,反胃恶心不想吃东西。奉劝所有爱吃木薯糖水的姐妹,也要少吃,尤其是肠胃不好的姐妹。”

  对于网友吃木薯糖水后出现的头晕现象,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营养科负责人金薇薇副主任营养师表示有两种可能。一是糖水糖分太高引起血糖升高,导致头晕;二是不排除氢氰酸中毒。民间说“苦木薯醉人”,氰化物轻微中毒主要见于中枢系统和上呼吸道,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恶心、呕吐等,必须及时上医院就诊。

  在网购平台搜索“木薯”,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售卖木薯的店铺都来自广西,而且销量不错。那么,木薯到底是啥?真的有毒吗?

  木薯又称树薯、树葛、葛薯等,有“淀粉之王”的美誉,用途多、产量高,在热带地区被广泛栽培。广西、广东、福建是我国木薯主要产地,木薯是当地人常吃的食物。

  木薯分为食用类、饲用类和工业类三种,是按照其中氰苷类化合物的含量来区分的。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标准,当木薯经过去皮、浸泡等加工后,其中氰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在50mg/kg以下的,可以被归为食用木薯。

  毒性来自生木薯中的两种氰苷类化合物,一种叫做亚麻苦苷(占95%左右),一种叫做百脉根苷,这两种物质在木薯自身所含的亚麻苦苷酶水解下,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有数据称,食用150g-300g未经处理的生木薯就有可能引起中毒。

  虽然木薯生吃有毒,但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木薯的淀粉含量高达70%-80%。

  口感软糯、产量大,但对生长环境和栽培水平的要求却很低,耐旱又抗贫瘠,说白了,吃木薯成本低、能抗饿。这些特点让木薯在农业水平落后的地区(主要是非洲地区)被大量种植,并成为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现在,木薯是世界上第三大淀粉来源,名次紧紧排在水稻和玉米之后。

  但由于木薯中大部分是淀粉,营养物质很单一,长期吃大量木薯,很容易造成优质蛋白、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素的缺乏。

  木薯中蛋白质含量低,但钾元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含量高于米饭和馒头,这与木薯的加工程度比米饭、馒头的原料大米、小麦低有关。例如,木薯被加工成木薯粉后,蛋白质含量仅0.08g/100g,维生素C和维生素B1含量分别为2.96mg/100g和0.007mg/100g。

  由于去毒处理比较麻烦、营养价值也不算太高,因此在农业发达地区,人们普遍不会选择将木薯作为主食。

  用木薯做成各类“糖水”在南方不少地区都很流行,用木薯淀粉做成的芋圆、麻薯、奶茶里的“珍珠”,也挺受大家欢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季志仙研究员提醒,普通消费者很难从新鲜木薯的外观判断是否有毒,购买要谨慎,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可食用的木薯。

  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可食用的木薯不带苦味,而工业木薯吃起来是带苦味的。另外,木薯相对较难贮存,常温下存放3-4天,如果切开发现果肉纤维变黑,就是品质下降的表现,不建议再吃。消费者想要吃到安全又美味的木薯,另一种可行的方案是专业的企业加工成冷冻木薯块。

  我国农业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低毒的木薯品种,如“华南9号”、“桂热10号”和“桂木薯11号”,可以优先选择这些品种食用。还需要注意的是,一次不要食用太多。有报道称,部分人群肠道中可能也含有一些能将氰苷类化合物转化为氢氰酸的酶,因此,部分朋友即便食用熟木薯也会出现呕吐等轻度中毒症状。

  木薯皮中的氰苷类化合物含量很高,通过去皮和长时间清水浸泡能减少氰苷类化合物含量,降低毒性。在制作时也要彻底煮熟,高温加热可以灭活那些能转化氰苷类化合物的酶,使之无法将氰苷类化合物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因此,彻底煮熟是木薯脱毒的重要方法。要注意煮木薯时要敞开锅盖煮,让已经转化的氢氰酸蒸发掉。

  对于发生木薯中毒的患者,如果头晕、恶心等症状相对较轻微,可停止食用,并多喝水进行缓解。若出现全身乏力、胸闷、发热等症状,则为轻度中毒,重度中毒还伴有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心动过速等,此时应当及时到医院治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