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世界各国主食是什么?

2024-04-06 01:42:3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水稻、大麦、小麦、玉米、青稞、高粱这些作物都属于禾本科,人类主要取其种子;土豆、红薯、芋头、山药这些属于根茎植物,人类主要取其粗大的根茎。此外,一些蓼科和藜科植物,诸如荞麦、藜麦以及香蕉、面包果这些高产、大个的果实也是某些地方人们的主食,它们扮演的角色分别与禾本科和根茎类植物类似。

  除了上面这些粮食以外,各种豆类也是世界各地人们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豆类产量高,且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对于难以获取肉类的社会而言,豆类的地位便显得尤其重要。不过豆类品种繁多,也有着非常强的地域性,就不在这里单独介绍了。

  水稻是全世界超过20亿人口的主食。野生水稻原产于中国和印度,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南方的人们最早开始栽种水稻。随着人类的迁徙,水稻逐渐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东南亚群岛、太平洋岛屿、马达加斯加和东非。中国之外,印度是水稻栽种的另一中心,7000年前,中印度温迪亚山脉出现了水稻种植的痕迹,从印度出发,水稻又传播至伊朗和地中海地区。如今,水稻是东亚、东南亚以及南亚地区人们的主食,也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中国南方、日本、韩国、东南亚,人们一般直接蒸煮(脱壳的)稻谷做成白米饭。有时也会将米磨粉制作米线、米粉,或者捶打蒸熟的米饭制作年糕之类的糕团,不过相比白米饭,这都不算常见的做法。

  而在印度,以及受印度文化影响的中东、中亚甚至地中海地区,人们对大米的处理方式就有所不同。印度米饭颗粒长、黏性弱,直接煮熟味道不如我们一般吃的百科白米饭,更适合拌上肉汤、酱料等食用。从数千年前的摩诃婆罗多时代开始,印度人就将大米与肉类一同煮熟,顺着这条路线,就发展出了中亚和中东等地的抓饭(pilaf),以及印度本土的印度香饭(biryani),东南亚的椰浆饭、西班牙的海鲜饭,可能也受到了这种做法的影响。

  除了抓饭以外,南印度的人们会把大米磨成粉,加上黑豆、盐,发酵做成名为dosa的煎饼,配上各种酱料一同食用。dosa看上去有点像蛋饼的面饼,既薄且脆,不过它的原始版本可能比较松软。

  水稻并不是唯一被驯化的稻类,非洲稻原产于西非,3000年前,尼日尔河上游马里地区的人们驯化了非洲稻,之后传播至整个西非乃至东非。非洲稻可以种植在沿海含有少量盐水的地区,随着三角贸易,16-18世纪,非洲稻也被种植于美洲的沿海三角洲。非洲稻与亚洲稻差异较大,随着亚洲稻的到来,即使在西非,非洲稻也在很大程度上被亚洲稻替代。

  大麦、小麦、黑麦和青稞都属于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的小麦族。大约12000年前,新月沃土的人们就驯化了野生的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如今,小麦成为了栽种面积最广的粮食作物。大麦的驯化时间稍晚,同样被驯化于新月沃土,青稞是大麦的变种,大约3600年前,青藏高原或者中国西部的人们驯化了青稞,成为当地人们的主食。

  今天,人们主要将各种麦子磨成粉,用来制作面包、面饼、面条或糌粑等。英语中把面粉加水烘烤制成的面饼或面包统称为bread,这是中东、北非、欧洲、中亚和北印度地区的主食,也是美洲、大洋洲等地欧洲、中东移民后代的主食。

  *.在古代,麦子或者各种杂粮煮的粥可能是更常见的主食,毕竟磨粉和烘烤都需要更多人工,相对来说,煮粥的成本就比较低了。

  Pistolet:比利时“小手枪”面包,外壳薄脆,小时候新侨面包房的小面包就是这种;

  Fougasse:普罗旺斯风格薄面包,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巴尔干、匈牙利等地有变体;

  以地中海为分界线,地中海北岸的欧洲人一般吃我们通常说的面包。以上几张图都来自DK出版社的Bread,我觉得已经总结的蛮全面了。

  Lavash:亚美尼亚薄饼,也是南高加索、里海沿岸和库尔德地区常见的面饼类型;

  Pita:皮塔饼,烘烤时面饼会膨胀,冷却后变得平坦,皮塔饼的口袋可以放上各种馅料,类似于中国的鸡蛋灌饼、驴肉火烧;

  而在地中海南岸,以及从土耳其到新疆、印度北方的广大地区,则主要吃我们所说的大饼,除了DK书中这些,还有以下这些有代表性的大饼——

  馕:起源于波斯,是伊朗、中亚和南亚许多地区人们的主食,经特质的馕坑烤制而成。

  Roti\Chapati:原产于印度的无酵烤饼,是南亚以及加勒比、斐济等印度移民聚集区域的主食之一。在印度,roti的做法多种多样,既可以蘸酱、包菜,也可以加入馅料,甚至做成又薄又大的rumali roti(印度飞饼的原型之一)。

  Khubz:起源于中东的低度发酵面饼,是从摩洛哥到阿拉伯半岛的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主食。Khubz含水量低,不易腐坏,可以搭配各种浇头食用。

  除了面饼和面包以外,北非和西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和利比亚还有种用小麦制成的传统主食——古斯古斯(Couscous)。古斯古斯一般由粗粒麦粉揉搓制成,成品有点像大颗粒的米,晒干后可以存放几个月。古斯古斯一般在蒸熟后作为主食享用,蒸熟后可以搭配肉类、鸡蛋、蔬菜、豆子等做成盖浇饭。

  最重要的创造大概是面条。考古学家在青海喇家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年前的用粟米制作的面条,证明了中国才是面条的起源地。从南到北,这种长长的条状物几乎出现在中国所有民族的餐桌上。虽然最早的面条并不是用麦子制成的,但如今,麦子制作的面条可以说是面条大军中最繁盛的一支。

  *.到了西方,面条就成了意大利面。意大利面最早可能出现于2世纪,据说,12世纪时,面条在西西里就已经非常流行。关于意大利面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意大利面可能受到了中国面条的启发,有人认为意大利面可能起源于罗马时期的条状面制品,也有人认为是阿拉伯人将面条传播到了意大利。制作意大利面需要硬粒小麦,和面的时候要用到鸡蛋和盐,这也是意大利面煮不烂的原因所在。

  另一项伟大的创造,得益于“蒸”这一烹饪方法的发明。于是,我们不必准备烤炉,便可以蒸出松松软软的馒头,既方便,味道也不错。

  第三项伟大创造(有争议),大概是饺子、馄饨、春卷这些薄皮的带馅面食。全世界大多数类似的面食可能都是在中国影响下诞生的。

  在青藏高原,人们将晒干炒熟的青稞磨成粉制成,加入酥油、奶渣等捏成块状食用,外出活动,不用生火就可准备好足够填饱肚子的食物,同样也是种比较特殊的麦子制品。

  大约9000年前,中美洲先民驯化了巴尔萨斯河谷的野玉米。在墨西哥高地,人们培育出了各种玉米,大约在7600年前,玉米传播至中美洲中部,约6000年前,传播至安第斯山脉,约4000年前,传播至美国南部,约2000年前,玉米传播至南美低地,成为整个美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后又随着欧洲人的脚步,传播至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最重要,产量最大的几种粮食作物之一。

  中美洲的原住民会用碱水处理玉米,去除玉米中97%以上的黄曲霉素,增加玉米中的游离烟酸和风味,使之更容易研磨。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制作玉米饼、墨西哥粽和玉米粥等。劳动者的主食是玉米饼(tortilla)和玉米糊(ātōlli)。制作这两种食品都要到玉米面团(masa)。

  玉米粉加水和成面团,将其压制或擀制成直径6-30厘米的薄饼,放在陶饼铛comal上烙熟,就成了中美洲常见的玉米饼。玉米饼是大多数中美洲料理的基础,可以加上辣椒或mole酱调味食用,也可包上各种蔬菜和肉类。阿兹特克时代,每人一顿饭大概要吃上2-3个玉米饼。

  欧洲人来到之后,中美洲的玉米制品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欧洲移民带来了旧大陆的各种作物以及油炸等烹饪手法。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了今天所见的墨西哥卷饼,taco等各种玉米制品。以下是一些北美洲常见的玉米制品——

  Burrito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墨西哥卷饼,通常由柔软的玉米饼包裹肉类、豆子、蔬菜、奶酪、调味酱等制成,有时卷饼中还会裹有同属主食的大米。墨西哥卷饼可能诞生于墨西哥内战时期,历史相对较短。

  墨西哥粽(Tamale)的做法和形状都和中国的粽子相似,由玉米叶或香蕉叶包裹玉米、馅料和调味料蒸熟制成。这道菜的历史有上千年之久,从玛雅和阿兹特克时期,墨西哥粽就是一种居家旅行,行军打仗的食品。同时也用于一些祭祀庆典中。在安第斯山脉,也有类似的玉米粽出现。

  Tlayuda是墨西哥瓦哈卡州的传统菜肴,由香脆的烤(炸)玉米饼、豆子、肉类、奶酪、牛油果等制成。

  16世纪以后,玉米传入非洲。玉米的种植和非洲本地的高粱相似,但产量要高得多,很快成为非洲各地的主要作物。在热带非洲各地,都有用玉米制成的面团状主食,名字从Ugali到Nshima等等,其实都非常类似。根据各地作物分布情况的不同,也有用小米、高粱或者木薯做成的Ugali。

  土豆原产于安第斯山脉,是南美安第斯高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整个美洲仅次于玉米的粮食作物。野生土豆含有大量龙葵素,具有一定毒性,安第斯先民们通过多年培育,才将野生土豆培育成高产而耐寒的土豆。随着欧洲人的到来,土豆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土豆可以在很多恶劣气候下生长,解决了世界很多地方人们的吃饭问题,据估计,1700-1900年间,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长都要归功于土豆的到来,著名的爱尔兰大饥荒,就是由于土豆歉收而引起的。

  刚出土的土豆富含水分,不耐储藏,因此当地人会设法排干一些土豆的水分,依靠安第斯天然的严寒来长期储存土豆。传统上,安第斯的人们主要将土豆煮熟或烤熟,配上辣椒等制成的酱料食用。在安第斯高原之外,土豆入乡随俗,风味无限升华。薯片、薯条、薯饼、土豆泥……这些只是土豆菜肴中很小的一个部分而已。

  安第斯原住民是根茎植物的爱好者,除了土豆,姜芋(焦芋的根茎,富含淀粉)、乌卢库薯、Oca(产量仅次于土豆的根茎植物)、Arracacha(秘鲁胡萝卜,是一种类似芹菜的植物的根,味道独特)、Ahipa(富含淀粉,既脆且甜)、玛咖(口味甘甜浓郁,前段时间似乎蛮流行)、Mashua(旱金莲的块茎)、Mauka(类似紫薯,日晒后变甜)、雪莲果(甜脆多汁,热量很低)等根茎类植物在他们的餐桌上也很常见。

  芋头、木薯、红薯、山药都原产于热带地区,且同属根茎类植物,食用方法和分布范围有共通之处,因此在这里放到一起介绍。

  芋头是南太平洋栽种时间最早,种植范围最广的作物。各式各样的芋头广泛的分布于东亚、南亚、东南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北部,形态非常多样。芋头可能是在多地分别独立驯化的,3000多年前,南太平洋的航海者们驾着独木舟,将芋头传播至太平洋的大小岛屿。今天,芋头是南太平洋和东亚以及非洲部分地区人们的主食。

  芋头亩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在南太平洋的地位就如同安第斯的土豆,在夏威夷某个创世神话中,芋头被认为是人类的始祖之一。对于波利尼西亚人而言,芋头既是主食,也是重要的仪式食物。芋头的块茎有毒,必须煮熟以分解毒素,块茎可以被煮熟,在炕窑上烘熟、捣碎制成Poi,也可做成各种甜品。叶片可以入口,也被用来包裹其他食物。

  木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大约6600年前,中美洲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食用木薯,随后,木薯逐渐成为南美洲北部、中美洲南部和加勒比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16世纪,巴西的葡萄牙人将木薯引入非洲以及亚洲的葡萄牙殖民地。在非洲,木薯取代了很多当地农作物,成为热带非洲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有8亿人以木薯为主食,其中绝大部分都生活于非洲。

  和芋头相似,木薯同样需要煮熟(或者发酵、浸泡)以分解毒素。在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喀麦隆、贝宁、多哥、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等国,人们会将木薯去皮磨碎,加入棕榈油,静置并去除水分,干燥后制成名为Garri的木薯粉。Garri可以加水做成面团,也可以加玉米粉油炸作为小吃。而在巴西,人们则用木薯粉和玉米粉制作名为Farofa的调味料。

  红薯又称地瓜、甘薯等,原产于中美洲或南美的热带地区,至少在5000年前,美洲原住民就已经开始种植红薯,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红薯已经通过不为人知的路径来到南太平洋,成为波利尼西亚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16世纪后,红薯被欧洲人传播到东南亚、东亚、欧洲等地,之后,红薯又成为了非洲部分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红薯的做法与土豆类似,最常见的做法是烤红薯,此外,也可以用红薯做成地瓜条等。在西非和东非的乌干达,人们把红薯叶作为蔬菜使用(中国也同样如此)。

  薯蓣原产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它的块茎部分有一个更常见的名字—山药。薯蓣包括很多不同的类型,非洲和太平洋的薯蓣根茎非常粗大,足够作为粮食食用。薯蓣是尼日利亚和西非人民的重要粮食作物,尼日利亚是世界薯蓣产量最高的国家,占全世界总产量的约三分之二,在南太平洋,薯蓣的地位次于芋头,但也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且神圣的作物。

  山药不宜生食,在非洲,人们通常将山药煮熟捣碎,或者晒干磨碎,然后加水制成面团。尼日利亚有种名为Amala的食物,就是山药加入沸水搅拌制成的。

  芋头、山药、木薯、红薯都富含淀粉,因此人们不约而同的想到将它们捣碎,制成面团。自然,还可以将它们混合起来,制作混合版的面团,各种各样的面团,也成为热带非洲主食的标志。非洲各地的面团配料和名称都有所差异,但原理却万变不离其宗。

  西非的Fufu就是这样一种食物。16世纪,随着葡萄牙人将木薯引入非洲,西非(可能最初是加纳)产生了名为fufu的食物。fufu的传统做法是将木薯、薯蓣或大蕉等富含淀粉的食物煮熟,然后捣成面团。用手抓来蘸取酱汁或汤汁食用。随着奴隶贸易,fufu后来又反向传播到加勒比地区,成为当地人的传统食品。

  香蕉与大蕉都属于芭蕉科的芭蕉属,作为水果的香蕉,一般味道比较甜,果肉较软,而作为食物的大蕉则有着更高的淀粉含量,比较硬,两者之间的界限可能并不像名字显示的那么清晰。

  香蕉原产于马来群岛和澳大利亚,最初可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被驯化。之后,这些香蕉与华南、东南亚的野生芭蕉杂交,成为南岛语人群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东南亚是香蕉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从大到小、从甜到淡、从软到硬,这里几乎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香蕉。非洲的香蕉种类同样丰富,这表明当地有着悠久的香蕉种植历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到来,16世纪,美洲出现了香蕉种植园,如今,美洲也成为了香蕉的主要产地。香蕉常年结果,是热带数亿人的重要粮食作物,对于全球的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蕉(Cooking banana)原产于印度,大约6世纪时传入非洲, 是西非、中非、加勒比、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主要作物。相较水果香蕉,大蕉淀粉更多,糖分较少,通常需煮熟加工后食用。除了生物学意义上的大蕉,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等地有不少类似大蕉的香蕉。作为主食,大蕉的烹饪方式与土豆类似,一般也要经过蒸煮或油炸。

  在尼日利亚,人们经常用火烤香蕉,配上烤鱼、花生碎、棕榈油酱等食用,这是尼日利亚南部和西部的常见午餐搭配。尼日利亚西部的Ikire有一种特殊的香蕉做法,人们将熟透的大蕉切块,撒上辣椒,然后在棕榈油中油炸,放入编织篮中,这样处理的大蕉即使未经冷藏,也可保存两个月不腐坏。在其他地方,大蕉也可以捣碎制成fufu,或者切片油炸、烧汤、做成馅料搭配其他食物。

  苔麸是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高原的一种禾本科植物,它能够生长于非洲之角干旱而高温的气候之中。苔麸与小米、黄米等杂粮类似,但种子要小得多,这是非洲之角最重要的谷物,也是埃塞俄比亚近一亿人口的粮食安全所在。埃塞俄比亚人一般将苔麸磨粉、发酵,制成名为英吉拉(Injera)的松软薄饼。Injera底部平滑,顶部多孔,适合搭配各种酱料食用,发酵过的面饼本身,则带有酸味。除了做饼以外,苔麸还可以和其他杂粮混合制作婴儿食品,或者发酵酿酒,

  面包树是菠萝蜜的亲戚,原产于马来群岛和新几内亚,大约3000年前,经南岛人的独木舟而传播到整个南太平洋地区,今天,印度南部、加勒比等热带地区也是面包树的主要产地。波利尼西亚人在迁徙过程中,常常携带面包树的根插,以便在其它海岛种植。面包树生长迅速,终年都可结果,果实个大,且产量丰富,富含淀粉,据说煮熟后味道与土豆相似,基本上,土豆怎么吃,面包果也是怎么吃。

  这几种谷物都属于禾本科,通常被归于杂粮之列,大多生长于比较干旱的地区,但重要性不及上面的几种粮食作物,也放在一起介绍。

  黍又称糜子、黄米,原产于中国西部和中亚,是古代的五谷之一。10000-8700年前,河北磁山遗址中已经出现了黍的籽实,7000年前,格鲁吉亚和德国出现了种植黍的痕迹。黍是最耐干旱的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救灾作物,北魏之前,黍一直是中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今天,黍依然是华北尤其是山西广泛食用的粮食之一。不同种类的黍硬度和粘性不同,可以磨粉制作糕点,制作黄米粽子,或者煮稀饭等。蒙古人用黍制作炒米,外出放牧,只要带上一点炒米,煮好奶茶,泡上炒米,就能应付一顿饭。

  粟又称小米,原产于中国黄河流域,是古代的五谷之一。8700-7500年前,华北的磁山、裴李岗、兴隆沟等遗址中就发现了栽种粟的痕迹,约5600-5300年前,粟的种植范围扩大至韩国、日本和西伯利亚,4000年前,粟传播至中欧。粟的产量高于黍,直到宋代以前,粟都是华北的主要作物。粟的做法和黍类似,可以做成炒米,也可以磨成粉制作糕点,或者煮稀饭吃。

  高粱原产于非洲,约9000-7000年前,尼日尔的人们驯化了高粱,中国也是最早种植高粱的地区之一。高粱可以适应高海拔和干旱、高温的气候,主要种植于西非、印度、墨西哥、美国等地。在印度,人们主要用高粱制作面饼,在中国和非洲,高粱也经常被用来酿酒。

  珍珠粟又称御谷,原产于西非的萨赫勒地区。4500-4000年前,马里北部开始种植驯化的珍珠粟,4000年前,珍珠粟传播至印度。珍珠粟适应干旱、贫瘠、高温的土地,是西非和印度的主要作物之一。它的做法和黍、粟相似,一般也是用来做稀饭。在印度,人们也用珍珠粟制作面饼,在尼日利亚北部,人们则把珍珠粟磨成粉,加水发酵制成一种糊状物,作为饮料饮用。

  燕麦与莜麦都属于禾本科燕麦属,两者都生长于北半球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比较耐寒。

  燕麦的野生祖先来自中东的新月沃土,它可以种植在水稻、大麦、小麦无法生长的高原或者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比如冰岛),但亩产量相对较低,目前,俄罗斯是全世界燕麦产量最高的国家,其余主要生产国家有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波兰、中国。人们一般用燕麦制作麦片粥,有时也用它来酿酒。

  莜麦又称裸燕麦,原产于中国,是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莜麦可以种植在长城沿线干旱、土地贫瘠的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等地。华北的人们会将莜麦炒熟磨粉,压制成饸络面,或者捏成莜面鱼鱼、莜面窝窝等莜麦制品。

  荞麦和藜麦,名字里都有麦,却并不是真正的麦子,荞麦属于蓼科,藜麦属于藜科,两者营养价值都比较高。

  荞麦起源于中国,大约8000年前,中国西部的先民驯化了荞麦,之后逐渐传播到中亚、青藏、中东、欧洲。目前,俄罗斯是世界荞麦产量最高的国家,中国位居第二,远远领先之后的乌克兰、法国和哈萨克斯坦。在东亚,人们一般用荞麦制成荞麦面,也可以用它制作荞麦馒头等,欧洲人则用荞麦制作各种煎饼。

  藜麦原产于安第斯高原,主要种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之中,印加人称藜麦为粮食之母,从大约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培育藜麦。秘鲁和玻利维亚生产了全世界99%的藜麦。与禾本科的水稻、麦子相比,藜麦富含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营养成分较高,这让它成为广受健身和素食人士欢迎的健康食物,也正是如此,过去几年间,藜麦价格的价格上涨了两倍。在安第斯高原,藜麦是仅次于土豆的重要粮食作物,人们一般将其煮熟食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