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古人的主食有哪些你都知道吗?

2024-02-29 22:34:1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看过电影《赵氏孤儿》的朋友,一定记得葛优在剧中把面条吃出了火锅感觉的名场面。但是,如果尊重历史事实,葛优是不该吃面条的,因为当时的主食里还没有面条这一项。那么,历史上各个朝代的主食都有哪些呢?

  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五谷即粟、泰、麦、稻、菽五种作物,自古便是中国人的主食来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五谷的地位是迥然不同的。

  粟,即今人俗称的小米,是中国人最早的主食之一。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这里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这种气候和粟的生长习性可以说是绝配。

  从先秦到唐宋,粟米饭一直是中国人的第一主食。古人用“忤白”将粟脱壳,得到可直接食用的小米。小米可蒸饭,也可煮粥。今人也常喝小米粥,这可是跨越了八千年的古老味道。民以食为天粟作为主食,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江山社稷中的“稷”,就是粟的另外一个名字。

  黍,也就是今天的黄米。黍米蒸熟以后黏黏的口感非常不错,经常被百姓用来待客。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就写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诗句——铁锅炖好鸡,蒸好黄米饭,就等好朋友来了开吃。

  小麦在《诗经》中被提到的次数仅次于粟和黍,但是在中国出现较晚。最初人们并不会磨面粉,而是直接将麦粒煮熟后吃,想必味道不太友好。知道汉朝开始推广能将小麦磨成面粉的工具圆磨,人们才开始吃面条。因此《赵氏孤儿》中的程婴若想吃面条,必须得往后穿越五百年。

  面食一经问世,就霸占了中国人的餐桌。唐宋时期,国人的主食一经演变成面食加各种米饭。

  五谷中还有个菽,泛指豆类其中最常食用的是黄豆,主要是蒸熟了吃。黄豆口感很差,还容易消化不良,但它是古代最重要的救荒作物,不仅能种在山地上,还能一年两收,产量也高于粟。所以,古人在食不果腹的饥荒年景就会用黄豆续命。在动荡的战国时期,黄豆甚至还成了主食。

  水稻是今人最常吃的主食作物,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地区,稻米作为南方局部地区的地域性食物,始终没有成为全国性的主食。直到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还从越南引进了高产耐旱的占城稻,稻米才逐渐占据了国人的餐桌,从而形成了 “南稻北麦”的主食格局。

  面食的做饭和吃法有很多种,从古至今在国人饭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莫过于面条了。当然在多数人的潜意识里,面条是北方人才爱吃的食物。兰州拉面、刀削面、biangbiang面、臊子面、裤带面......

  吃面就必须要有辣椒,这个辣椒一般是指辣椒油,和面拌在一起,绝对可以一口气吃完一碗。

  这家打破了常规面条的吃法,研发一款“酸汤海鲜面”。酸汤+海味+面条,相信就算摆在古人的餐桌上,也会广受好评。

  酸汤海鲜面的精华所在便是酸汤汤底了,贵州人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的说法,红酸汤更是男女老少的心头爱。

  酸汤的原材料选用新鲜质优的贵州本地番茄制成,以猪骨作为原料,再加入酸汤的灵魂——木姜子,熬制出浓郁酸汤。

搜索